北京奇案:女子网购“道具美金”,帮人换外汇
在一些电影中,大家偶尔会看到出现大量现金外币的画面,别看它们数量惊人,可其实它们很多都是拍摄电影需要所制作出来的道具,本身并无使用价值,但是下面要说的这位女子却把它用作自己盗取别人钱财的工具。
2023年3月31日上午10点半,王某来到北京市西城区某银行办理换外汇业务,在换取完1万美元现金之后,她便拿着一个蓝色袋子离开了银行。而就在不到两个月后,王某被警方抓获归案。
王某,今年22岁,曾在北京市丰台区某熟食店工作,由于不满足工作所得的薪水,她便加入到一个兼职群,时常接一些帮别人换外汇的业务,每次大约能挣个几百元,久而久之,王某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为此,王某花费上千元从网上购买了一百张面值百元的美元道具纸钞,放在家中以备后用。直到2023年3月底,她在群里再次接到换取外汇的业务。
出门当天,王某悄悄将购买的道具假钞带在了身上,在换取完一万美元现金后,眼看被害人离银行门口还有些距离,于是她便在中途进行调包。
为了不被对方发现,王某还将一张真的百元美钞放在替换的道具美钞上。交付完对方假钞后,王某立即逃离了现场,并当天飞往外省躲避。
联系王某未果后,事主拨打了报警电话。2023年4月29日,王某被警方抓获归案。2023年11月9日,王某涉嫌盗窃罪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现场,被告人王某嚎啕大哭,除了调包盗取他人美元现金外,她还在案发前4天利用离职前私藏的钥匙打开原先工作的门店,盗窃收银台中现金人民币2860元。
据了解,2023年5月31日,王某的家属赔偿了被盗门店的损失人民币2860元,获得被盗门店的谅解。同时,被盗的一万元美金也被警方追回。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3年12月19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同时,责令被告人王某退赔违法所得,发还被害人邓女士。
记者:张航
来源:法治进行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