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告别”微博

Connor 火必pro官网下载 2024-04-04 38 0

文/王可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有人花重金“上热搜”,也有人对“热搜”恐避之而不及。

01

董宇辉清得空微博,躲不过热搜

近日,#董宇辉三拒讲解内衣内裤##董宇辉说不讲内衣就是害羞#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高位。

26日晚,在谈及热搜事件时,董宇辉表示“我就是天然反感热搜……明天就注销(微博)”。

次日上午,如约清空微博的董宇辉,再次登上热搜。

当天晚间的直播当中,董宇辉回应了清空微博一事,称自己是“匹夫之怒”,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我知道我这么做没用,但是我只是这么做了。”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董宇辉截至目前共上了337次热搜,2023年223次,2024年79次。

其中,123个话题登上热搜前10,16个话题登上热搜榜1,包括#我就买个玉米你给我讲哭了##董宇辉停播##董宇辉回应何时回归直播间#等。

从“小作文”事件之后,成了热搜专业户的董宇辉,无论是直播间还是生活中,几乎是“言必上热搜”。

为了“离热搜远点”,董宇辉日渐谨言慎行。有网友直言董宇辉“少了在刚成名时的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可即便如此,有关董宇辉的话题仍不时登上热搜榜单。

被热搜关注成为流量宠儿,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本该是个好事,但热搜过于频发,当事人无法预见又无力干预,“树大招风”,已经成为让“董宇辉们”头疼不已的两难事件。

02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热搜是集结热门话题的榜单,上榜的要素核心在于特定时间内,被大量搜索、关注的热点事件及关联词汇。

董宇辉怕热搜怕到“删微博明志”,却有人为流量想上热搜想破头。

于是在利益驱动下,有需要提升或保持关注度的明星艺人甚至大小网红,研究起热搜的排行规则,并形成了一套日益完善的刷榜策略和产业协作链条。

除此以外,统计数据显示,微博是粉丝使用最多的平台,占比99.8%,粉丝会自发为偶像进行推广宣传或打榜等活动, 成为影响热搜话题的主要用户类型之一。

“信息茧房”由此不请自来。

展开全文

03

热搜有度,过度有害

基于算法而来的热搜榜,呈现出的泛娱乐化、价值观单一化等问题,已经在受众当中多有探讨。

太过鸡毛蒜皮或铺天盖地的热搜,影响的是受众的阅读耐心。

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热辣滚烫》和热搜有着不解之缘。

在放出了“贾玲减重100斤”的消息后,《热辣滚烫》相关话题长期霸榜热搜。

董宇辉:“告别”微博

董宇辉:“告别”微博

董宇辉:“告别”微博

即便贾玲在微博和几次采访中反复提到,不希望观众将重点放在自己减重这件事上,可“贾玲减肥全记录”“贾玲腹肌”“现在的贾玲”“贾玲,不靠任何妆造的爆改”“贾玲最轻时体重109.2斤”等热搜依旧纷至沓来。

无论片方是否有意,“贾玲减重”确实成为《热辣滚烫》的最大营销点,很多观众一方面为贾玲的毅力深深折服,另一方面也在好奇心被满足后逐渐失去了耐心,甚至不少声音开始反感“用体重造势”,给《热辣滚烫》扣上了过度营销的帽子。

另一位备受困扰的热搜红人是考研培训名师张雪峰。

原本窄众的考研培训因为张雪峰“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如果你的孩子想报(新闻专业),那请把他打晕”“文科都是服务业”等出圈的言论一再进入大众视野。

而屡屡上热搜带来的审美疲劳,还是为原本路人缘不错的网红老师引来了不少非议。

董宇辉:“告别”微博

04

什么话题值得“搜”

基于人气值、讨论范围、话题度及互动性等多元维度,热搜榜形成了动态更新、极具代表性的榜单结果,这样一种开放、平等、用户本位的新媒体平台规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热搜本身的可信性和公共性。

于是,“上热搜” 逐渐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判断某个事件、现象、人物关注度的重要依据。

由于关注度聚集而成为社会性话题的事件也早有先例。

2019年轰动一时的翟天临学术造假,算是热搜在社会监督层面的一个代表性事件。

彼时,身陷论文抄袭旋涡的翟天临一周时间33次上榜微博热搜,其中22次占据了热搜前三,被网友称为“想下热搜而不能的男人”。

微博热搜对该话题的持续关注,反映了在教育领域追求公平、杜绝腐败的民意,充分发挥了民众的舆论监督权利。

2月25日,一段“宾利司机伤人”视频在网络流传。

视频中,一位过路的比亚迪司机停车劝架。25日下午,“全网寻找宾利司机打人事件劝架大哥”话题登上热搜。

此后,比亚迪方面表示,对上述车主的车辆终身免费维修保养,并奖励20万元,消息很快冲上热搜榜单第一。

从媒介功能的角度看,鸡毛蒜皮的热搜挤占公共资源,影响人们对重要、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和议题的关注,限制了热搜本身作为媒介的社会公共职责。

而高关注度的社会性话题,经热搜发酵助推,得以促进事件的高效解决和真相的第一时间露出,这样的事态进展,热搜也功不可没。

因此,无论是热搜榜本身,还是“闻热搜而动”的各类主流媒体或自媒体,避免娱乐至上,把“真问题”“正能量”送上热搜都应是不争的共识。

在此基础上,网民的理性关注也将在客观引导中稳住流量,热搜不再“馊”,是全体互联网用户的真实期待。

校对|李立军

今日互动

快来评论区告诉小编,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热搜事件是什么?

精选评论有机会获得小编送出的新闻好礼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去年开班13期,合作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董宇辉:“告别”微博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河北省媒体培训班:

五个新媒体策划方案,齐了!

>>吉林省媒体培训班:

凌晨5点半,策划方案终于好了!

>>苏州市媒体培训班:

“刚刚,官方正式通报!”算不算标题党

>>余姚市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班:

新闻发言人,感觉回来了!

>>>更多详情,关注新京报传媒研究公号,留言咨询

评论